欢迎访问范文百科-您身边的写作助手!

职校五四青年节班会教案

七七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职校五四青年节班会教案【6篇】

我想飞,带着我的灵魂,带着我的梦想,带着我的过去,带着我的青春,飞到那遥远的一角。飞到荒芜人烟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职校五四青年节班会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职校五四青年节班会教案

职校五四青年节班会教案(精选篇1)

活动目的:

为了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__周年和“五四运动”爆发__周年,动员和引导我校广大团员青年教师以勤于学习、善于创造、乐于进取的实际行动纪念自己的节日,学校特举办座谈会,给青年教师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

时间:

20__年5月4日下午4点半

地点:

行政会议室

主题:

青春献教育,成才在岗位

参与人员:

主要行政、30岁以下青年。

主持人:

__

议程:

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__)

二、x校讲话

三、青年教师代表讲话(蒋__)

四、青年教师谈谈自己的工作情况以及今后打算

六、成立青年教师义工队并宣誓。

五、x校提出对青年教师的希望

六、活动结束

七、晚上联欢

备注:

1、请孙老师做好横幅,横幅内容为:青春献教育,成才在岗位,__小学庆祝“五四运动”__周年青年教师座谈会

2、摄像:孙老师。

3、请办公室提前买好水果。

职校五四青年节班会教案(精选篇2)

一、活动主题:

以“五四”青年节红色精神为主题,发扬艺术之光,闪耀贺卡风采,提倡独具匠心,打造魅力校园。

二、活动目的:

本次大赛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展示学生风采为宗旨,以“塑造全新的大学班级形象”为目标,提供一个展示院系、班级文化特色的平台,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为平顶山学院的学生活动增添活力。

三、组织机构:

主办方:共青团平顶山学院委员会

策划承办方:软件学院团总支

四、参赛对象:

平顶山学院在校大学生

五、活动时间:

20__年4月12日——20__年4月29日

六、活动流程:

1、作品征集

4月12日-4月24日,由各院系宣传部统一将征集的作品交至软件学院宣传部,软件学院将各院系呈报的作品统一编号、登记。

2、评选阶段

4月25日—4月26日,由软件学院专业老师组成评审团,对征集的作品进行评选。

3、展览阶段

4月27日—4月29日,由软件学院宣传部统一安排,在一号教学楼大厅对获奖作品进行公示展览。

七、作品要求:

1.内容:必须以宣扬“五四”精神为主题,思想健康向上,创意新颖独特。

2.形式:所有电子贺卡均为静态贺卡,不接收Flash之类的动态贺卡作品。

3.规格:所有作品均彩印成A4纸大小,并附一份作品说明,讲明寓意,并标明自己的院系、年级、专业、班级、姓名、联系方式。

八、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根据参赛作品数量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创意奖若干名,对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予以奖励。

职校五四青年节班会教案(精选篇3)

(活动目的〕

1、激发青年学生的创作热情,赞美青春,讴歌青春,以诗来捕捉青春的足迹。

2、用诗句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3、以诗自励,以诗陶冶情操。

4、以诗会友。

(活动准备〕

1、提前通知,要求全体同学作好准备.同时,向各小组布置活动内容。

①参赛诗必须以“青春”为主题。

②以身边的`人和物为题材。

③题目自拟,一般是自作自诵;如有集体创作参赛,可指定一人朗诵。诗的形式不拘一格。

2、准备统一稿纸,发给同学。

3、确定赛诗形式,可以单人参赛,双人参赛,集体参赛。

4、落实会场,写好横幅,准备好音响与抽签条,确定赛诗会主持人和5名评委,拟好赛诗会的开场自。

5、发请柬,邀请本系老师及其他系科有关师生参加。

6、如有条件可邀请几位诗人或在报刊上发表过诗作的作者来介绍一些写诗歌的常识。

(活动过程〕

主持人介绍各位来宾和赛诗会的赛场规则,先进行单人赛,然后进行双人、集体比赛。比赛前,先进行抽签,参赛者以抽签号的次序上台参赛.评委当场打分(参见评分表),主持人报分。

2、设立“青春诗歌”创作奖3-5名。朗诵奖3-5名、集体奖3-5名。赛诗结束后,举行颁奖仪式。

3、整个活动结束后,把全部诗编印成册,取名为《青春诗集》分发给全班同学。

(注意事项〕

1、诗歌必须自已创作,严禁抄袭。

2、比赛时,参赛者要踊跃上场,防止冷场。

3、事先要为各位同学创作诗歌提供必要的导。

职校五四青年节班会教案(精选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掌握新文化背景、主要内容、评价。

②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提高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②通过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分组学习,讨论,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历史的进步离不开思想文化的进步;历史的进步是大势所趋,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代代人不断的探索、努力。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突破方法:阅读教材、引入材料、问题探究

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突破方法:情景创设、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观察《讲坛上的教授》

设问:

你熟悉或了解图片中的哪些人物?

这场有众多学者的运动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该怎样来看待呢?

重温历史:观看影视资料,概要了解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代表人物、指导思想和运动中心。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合作探究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灯片展示:《不合时宜现象一》、《不合时宜现象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归纳小结: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政治上:辛亥革命失败,北洋军阀专制独裁,列强加紧侵略。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思想上:

1)西方启蒙思想不断传入中国;

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合作探究二: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内容

灯片展示:鲁迅及作品《药》《狂人日记》片段、陈独秀有关德先生和赛先生言论、场景《陈烈女之死》、漫画《靠不住》、胡适作词《兰花草》、胡适与陈独秀有关新文学的言论

归纳小结: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核心)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合作探究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灯片展示:三则材料

辩论:新文化运动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归纳小结: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从性质、进步性、局限性三方面评价)

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灯片展示:《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提问:十月革命是怎么回事?

教师点拨并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课堂小结: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思想领域先后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等新的思想潮流。请概括这几种思潮的基本主张及各派领袖们所进行的社会实践。

学生朗诵:《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群激情洋溢的人物》

课堂练习:略

整体意图:

创设情景是为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是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与他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在探究的氛围中感受师生之间的和谐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自主归纳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反思,实践形成知识纳入自己的系统中,学生不断的进行体验,感悟,经历,认知,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材教学功能得到开发,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法学法: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究体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2、通过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治学方法和感悟历史的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理解、欣赏他人。

职校五四青年节班会教案(精选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懂得按劳取酬的道理,从中明白做人要有自尊的道理。

2.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时刻维护自己的尊严。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如何通过外貌、动作把人物的形象写具体。

理解“尊严”的含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课文生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课题——《尊严》,你能说说你理解的尊严是什么吗?尊严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拥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尊重。简而言之,尊严就是权利和人格被尊重。

尊严是你灵魂中的一部分。尊严是你活着的象征,人因为有尊严才会被人敬畏。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名为《尊严》的课文,看看它都说了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二、新课学习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1)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事?

2。作者介绍:作者李雪峰,河南省西峡县人,生于1967年11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读者》第一届、第二届签约作家、《意林》、《格言》等杂志签约作家,报刊专栏作家,国家版权中心签约作家,教育部课题组十一五文学专家。

职校五四青年节班会教案(精选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⒈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想象意境,领会诗情,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幻灯片,收集与本课相关素材。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组际比赛背诵关于思乡的古诗词。

2。家乡,是每个人心中那根最脆弱的琴弦,谁一触动它,就会发出最缠绵的思念之音。今天我们就随着古诗《泊船瓜洲》,与王安石共弹一曲思乡曲吧!

二、学习新课

(一)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1。揭题讨论:

⑴你知道“泊船”的意思吗?“瓜洲”在这里指哪里?

⑵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谁来介绍一下。

⑶师相机介绍王安石。

2。正确、流利朗读诗歌。

⑴学生自由试读,注意读准字音。

⑵正音:正音:间、数、重、还。

⑶自由读古诗,或同桌互读,或师范读。

⑷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想一想:哪句诗最能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二)品词析句,体会感情。

⒈反复品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⑴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同桌之间互读、练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